2025年9月6日国内废铜回收市场最新价格及行情:区域价差收敛,再生铜产业链景气度回升。
一、市场整体概况:废铜价格同步走强 平均涨幅1.9‰
9月6日,国内废铜回收市场呈现普涨态势,全国20个主要回收区域均价为74842元/吨,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5元,平均涨幅0.19%,价格区间集中在74810-74890元/吨,价差收敛至80元/吨,显示市场流动性改善。从价格联动性看,废铜作为原生铜的重要补充,今日价格波动与沪铜主力合约(CU888)的联动系数达0.82,呈现“原生铜领涨、再生铜跟涨”的特征——沪铜主力当日上涨0.20%至80140元/吨,废铜价格弹性略低于原生铜,主要因部分区域回收企业库存消化压力尚未完全释放。
二、区域价格分化:内陆高价与沿海低价格局凸显
1. 价格高点区域:南阳、西安领衔内陆市场
南阳(74890元/吨) 与西安(74890元/吨) 并列价格榜首,较全国均价高出48元/吨。两地均以高纯度废铜(1#光亮铜线、紫铜板)为主要回收品类,占比超60%,且作为中西部制造业重镇,本地汽车零部件、输变电设备企业再生铜需求旺盛,推动优质废铜溢价。
保定(74840元/吨,+190元) 与临沂(74850元/吨,+180元) 涨幅居前,反映华北地区废铜流通效率提升——京津冀协同回收体系下,跨区域调拨量同比增加15%,缓解局部供应紧张。
2. 价格低点区域:长三角、环渤海供应充足
苏州(74810元/吨)、山东(74810元/吨)、合肥(74810元/吨) 价格处于低位,主要因沿海及华东地区废铜回收网络密集,仅苏州一地日回收量即达3000吨以上,且物流成本较内陆低8%-12%。以苏州为例,其“工地电缆+火烧铜”的回收组合占比超70%,此类废铜含杂率较高,价格较光亮铜线低300-500元/吨。
三、产品结构与价差逻辑:纯度差异主导价格分层
从回收品类看,高纯度废铜(光亮铜线、1#废铜) 与低纯度废铜(紫杂铜、破碎铜) 的价差维持在500-800元/吨。例如:
深圳 以“1#废铜+光亮铜线”为主,价格达74840元/吨,涨幅180元,显著高于东莞的“干净通讯线+紫杂铜”组合(74830元/吨,+100元);
上海 优质铜块(纯度99%)报价74880元/吨,较广州的红杂铜线(纯度92%)高出10元/吨,印证“纯度每提升1%,价格上浮50-80元/吨”的行业规律。
值得注意的是,火烧线作为预处理废铜,因环保成本增加,其价格较未处理废铜溢价收窄至200元/吨,较上月下降50元,反映再生铜企业对环保合规成本的敏感性增强。
四、驱动因素与后市展望
1. 短期驱动:原生铜上涨与下游补库共振
宏观层面,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沪铜突破80000元/吨整数关口,废铜“成本锚定效应”显现;
产业层面,Q3家电、新能源汽车企业进入传统生产旺季,9月再生铜采购量环比预计增长10%-15%,其中空调压缩机用铜需求占比将提升至35%。
2. 风险提示:政策与供应弹性
环保部计划开展“再生资源回收专项检查”,或影响小型回收商出货节奏;
进口废铜批文发放进度(当前Q3批文量同比减少8%)可能加剧四季度供应压力。
结论:短期废铜价格将延续区间震荡,核心波动区间74800-75000元/吨,区域价差或进一步收窄。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光亮铜线与原生铜价差(当前5300元/吨,处于近一年均值下方)及废铜进口数据,若价差扩大至6000元/吨以上,再生铜冶炼企业盈利空间将显著改善。
思考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